当前位置:陌上花>历史军事>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节 朝觐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节 朝觐者(2 / 3)

做的好处在于,这个诸侯王还会将他的大臣官吏以及亲密的士大夫和依附于他的百姓带去。

正如当年刘明前往朝鲜,刘武前后打包送去了接近二十万的官民军队和工匠,正是这样庞大的移民基数,让汉室彻底控制和消化了朝鲜。

当地的任何部族和势力,都无法反抗!

刘非封为中山王,已经六年多了,他在中山国,虽然整天沉迷于cos武将,带兵狩猎。

但,辅佐他的大臣,都是黄老派和法家的大臣。

所以,即使他天天游猎嬉戏,但,中山的经济发展还不错。

而他一旦前往河间地,至少可以带去十万的军民移民!

刘彻自己再动员一点,三五年内,就差不多能完全消化当地了。

…………………………

在等待刘非来京的日子里,刘彻先行完成了河间地的行政划分。

整个高阙以南,被划分为三郡。

这就是以高阙为核心的‘朔方郡’。

其名称来源于诗经。南仲: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以此纪念,高阙之战的阵亡将士。

整个朔方郡,几乎相当于内地的两个郡那么大,包括了高阙、乌海、宜梁、河阴、棘南等北河流域的广大土地。

又以秦赵时期的九原郡故城为核心,建立起‘九原郡’。

九原郡就更大了,它包括了九原、稒阳、临沃等广大的南河流域和广袤的草原,比朔方郡还要广大。

而最后的那个,也是地方最小的郡,名为安阳郡。

这是以梓岭及其周围的地区,主要以荒干水(黑水)流域的土地为主。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等冰雪消融后,不出意外,阴山也将落入汉室控制。

那可是一个不输于高阙以南的广大地区。

更是河间地的精华所在。

当年,秦人将它命名为新秦中。

由此可见当地的富饶和肥沃!

而对于这块即将落入汉室嘴里的肥肉,刘彻跟他的大臣,也已经计划好了基本的行政划分。

当地,将会被分为两郡。

东部,暂定为‘武威郡’,南部暂定为‘五原郡’。

武威郡是新地名,而五原郡则是旧地名,这也符合中国的传统。

据旧以鉴新!

然后,刘彻又将这五个郡,连同云中郡、上郡、代郡、北地郡、陇右郡、雁门郡等广大北方郡国,打包成为并州刺史部。

并州刺史部,主管的是行政和民政以及经济。

而在军事上,将在太原建立起‘安北都护府’行辕。

由安北都护府,统一协调和指挥当地的郡兵以及驻屯的野战军团,进行防御和对外进攻作战部署。

其实,你将并州刺史部看成是并州省,将安北都护府,看成是北方战区司令部,就可以理解这一系列的调整和部署。

很显然,这一切都是为了进一步的整合北方的军事、民政,充分挖掘战争潜力,利用好每一份资源而做出的部署。

不过,这个事情,暂时只是纸上的计划。

真正要落实下去,建立健全整个制度。

可能需要两到三年的部署。

毕竟,就算后世图朝搞军区改战区,都搞了一年多,才完成调整。

在这个时代,即使一切顺利,也至少需要两三倍的时间。

………………………………………………

宽阔的直道两侧,白杨树挺拔的树立在道路两侧。

这些秦人当年种下的直道树木,如今已经成长成为了苍天巨木。

本来,一直有人建议,干脆砍了这些秦人的树木,换上汉家的树木,以示新朝的新气象。

不过,当今天子即位后,这些声音就消失于无形了。

传说是天子私底下告诉丞相说:朕皇祖高皇帝受命于天,斩白蛇起义,鼎立国家,传至朕,素来以德孝治天下,自古江山在德不在险,倘人主用政宽厚,泽及天下,民心自附!今有司议伐前朝树,朕甚不取!今便纵使秦始皇帝复活,朕亦能臣其,岂惧秦始皇之树哉?毋为也!

自然,这个传言一流传出来,识相的家伙立刻就自动自觉的吃掉了自己的话。

于是,这些郁郁葱葱的巨木,因此得以保全,而不是跟历史上一般,被尽数砍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直道现在依然得到了这些巨木的保护。

宽大的树木,深深扎根道路两侧,将风雪的威力大大降低,即使是在雨雪天气,直道也能行走。

此时,一个庞大的车队,行驶在直道之中。

数百名骑兵,紧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